(一)回应新时代呼唤,扩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叠加国家湾区战略和职教改革战略,先行先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新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近年来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方向。《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报告,首次提出“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家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都对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提出明确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深圳市领导在2017年12月9日召开的深圳市六届八次全会上明确要求,深圳要携手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努力打造全面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磅礴力量的“深圳标杆”。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在我校成立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粤港澳三地如何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追求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诉求,通过积极配合和有效借力国家政策导向,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职业教育现有的基础与优势,从而有效融入到大湾区建设之中,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为此,我校积极倡议并主动发起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并携手105家中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主流企业和教育研究机构,于2017年12月正式组建联盟,我校当选理事长单位,专业群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孙湧当选联盟理事会理事长。
联盟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联合广大会员,共同发挥联盟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建成联系广泛、充满活力、合作共赢、成果丰硕的国内一流的职业教育产教联盟。联盟高举“大湾区、新职教、新标杆”的大旗,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协同发展”的原则,全面发挥联盟成员单位的长处,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发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和功能整合,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满足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我校每年不定期牵头召开联盟年度理事长会议,完善联盟基本制度,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联盟成员的协作,不断吸收新成员,扩大联盟朋友圈, 先后吸收华为、腾讯、网易、创新中学(澳门)、爱华教育集团等30余家机构与企业加入产教联盟, 并与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市龙岗区政府、鹏程实验室、腾讯公司等12家机构分别签署了校校合作、区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协议。软件学院作为对接大湾区ICT战略产业的校内龙头学院,依托与国际化标准组织、协会和世界500强等头部企业的合作,高质量支撑了联盟的运作和联盟成员间的协作。

联盟签署校校合作、区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协议现场
(二)依托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优化专业群布局,输出高端软件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在专业群层面形成动态联盟矩阵,打造多方协同立体发展的产业学院,实施层次化、全方位、有特色多模式协同育人。依托与国际万维网联盟(W3C)标准化组织与行业协会、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等合作,实时捕捉产业动态,获取行业标准,感知人才需求结构。依托与亚马逊AWS、华为、腾讯、小米等世界500强领军企业合作,制定新技术标准,开发课程与教材资源,开展师资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以及科研协作。依托与Oracle、新华三、商汤、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等重点企业和机构的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育方案制定、建设工程中心、试点现代学徒制。与软酷、新奥互联网、轩辕网络等普通企业在项目研发、技术咨询、实习实训和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

多方协同立体发展的产业学院架构图
依托协同育人动态矩阵联盟,与产业深度融通,实施产业链上建设专业群。随着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改革步伐的持续加快,高技术含量的新职业接踵而至。通过动态矩阵联盟,敏锐捕捉区域产业的技术迭代和新职业岗位群需求,并动态优化调整专业群布局,破旧立新。通过资源重组、升级和注入新鲜血液等方式,先后设立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等3个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在专业群内部,以专业方向为单位,形成“微专业”,以“微专业”动态组合新技术课程模块,驱动模块化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高端需求匹配度,提高软件技术专业群学生新技术岗位胜任力。

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群建设
为了精准匹配就业岗位群,夯实学生技术技能,专业群投入5千余万元,建设了一批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现高水平实践教学项目在人才培养应用中的全覆盖,为实践教学和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供有力支撑。校企协同高质量打造了腾讯“腾实学院”、高职首个教育部-亚马逊AWS云创学院、小米深信产业学院、商汤AI产业学院等4个特色产业学院。与国家信息中心软件测评深圳中心共建华南地区首个软件测试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以学校周边科技园区为平台汇聚企业资源,园区提供空间、政府投入资金、学校投入师资、企业投入资源建设面向产业的联盟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以资源池形式满足批量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需求。立足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筑牢育人链的每个环节,以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为牵引,驱动教材教法改革,育人成效显著提升。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就业率稳居98%以上,在500强企业及其生态企业就业率、国家高新企业就业高达25%,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地回馈了区域产业发展,很好地满足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对高端软件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