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2020全球云计算市场数据》显示,云计算laaS全球市场规模达643.9亿美元。其中,中国云计算市场正在成为全球领头羊,市场增速超过60%,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在我国“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中,有四项都与云计算直接相关,如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5G与新一代网络、工业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可以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底座,也可以与其他技术叠加,用“云+”方式加速数字化转型。腾讯云作为推动云计算发展的主要力量,众多中小IT企业也使用腾讯云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上云”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计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近150万。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第一家与腾讯共建“云智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与企业共建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群,合作开发新技术课程,打造面向高职院校的腾飞班模式,将产业主流的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推动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资源转化,培养新型的数字产业人才。
1. 聚焦新型数字产业,产教深融特色办学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把握“云智融合”新趋势,紧密对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持续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湾区职教产教联盟、W3C、行业协会,携手腾讯找准利益共赢点,建设特色“云智产业学院”,推动基于领军及生态圈企业用工需求的人才共育、基于领军企业平台新技术的资源共建共用、基于核心技术支持的专本一体化实践实训条件共建、面向领军企业新技术的培训及推广、面向生态小微企业应用需求的联合攻关、面向新技术产品孵化的成果转化等全方位的分层分类合作,打造校企共生共长的命运共同体。探索以腾讯云为依托的产教深融的特色办学模式,通过课证赛融通的方式,引入企业认证、教育部1+X认证及人社部人才技能认证等证书相关培训内容,打造围绕认证内容相关的实习实训中心,辅以省级或国家级、行业型职业技能赛事服务,全方位拓宽人才输出渠道,如图6所示。

2. 服务地区“云智产业”,高标准建设“云智产业学院”
以软件为核心的云开发、人工智能等技术正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紧跟新技术发展趋势,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提供行业紧缺人才,推动校企深入合作,促进产业更好发展。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群依据“产教孪生”的理念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携手腾讯科技及其生态企业组建现代产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升级需求,“云智产业学院”在专业契合产业动态调整、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形成并提出了“产教孪生”理念,全面实施、优化“微专业、深融通”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法,创新制订新技术引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凝练双元协作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云软件开发、大数据技术应用、AI及区块链应用、智能终端开发产业发展。通过立项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工程实验室,逐步构建出“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基础研究+企业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孵化”的创新研发服务高地。部分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奖项如图7所示。




3. 产教孪生培育工匠、创新就业造就英才
围绕“产教孪生”办学理念,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通过将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携手腾讯科技及其生态企业共建云智产业学院,全面实施“微专业、深融通”新型软件人才培养,切实提升学生面向产业高端就业的岗位胜任力,取得了卓著的育人成果。从2016年至2021年,依托产业学院优质实践教学条件,搭设国家、省、市、校4级赛事体系,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2016年以来,软件学子在各类技能竞赛上斩获国家级奖项98项,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84项。
权威调查报告显示,近5年软件学子平均就业率超98%,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群对口率达82%,学生就业满意度超93%,用人单位满意度超97%,初次就业月薪达6249元;学生毕业当年创业率≥5%,创业三年存活率≥65%。涌现出一批就业明星和创业达人,他们在走进中小企业的同时,逐步被腾讯、华为、联想、中兴、富士康等众多知名企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