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学共同体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双高建设

双高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 > 双高建设 > 正文

高水平创新研发深度推动产教融合,打造国内外一流产教研发服务平台

时间:2022-06-28   来源:    阅读:

2019年至2021年期间,与软件、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深度融合,构建了一支集国家杰青、青年长江学者、青年珠江学者、鹏城学者、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博士层次“双师型”高水平科研团队。依托高水平科研团队人才优势,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产业、传统行业提供一流研发服务与人才培养服务,所获得的高质量成果如下。

1.汇聚高层次双师型人才,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研发平台

软件技术专业群与腾讯、亚马逊、小米、商汤等领军企业深度融合,投入建设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各项研发(实训)设备1500多万元,具备一流产教研发服务平台优势设备条件。团队立项或在研省部级以上纵向研究课题18项,纵向累计科研经费1926.2万元;发表SCI/EI高水平核心论文46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8项,并授权国际PCT专利3项。


国际PCT发明专利


除此之外,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成功立项挂牌“大数据行为分析与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省级“视频图像大数据公共安全应用创新团队”与省级“车路协同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及拓展应用研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其中“大数据行为分析与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主要针对大数据的应急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舆情分析、智能计算、智能识别等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高精尖技术领域进行学术研究;“视频图像大数据公共安全应用创新团队”主要针对视频图像处理识别、大数据舆情分析、多源大数据处理与融合、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国家紧缺亟需技术进行科技研发;“车路协同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及拓展应用研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要利用上述学术研究成果与科技研发成果,聚焦新兴车路协同、车联网、自动驾驶等特定领域企业提供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的工程应用开发服务,实现深度产教融合。

各类产教融合平台


2.建设一体化软件工程中心,培养国际一流软件技能人才

在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基础上,建设集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软件工程中心,面向师生提供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支持服务,遴选55学生入驻软件工程中心,采购总计为45万元的固定资产,用于优化软件工程中心。在软件工程中心建设基础上,与中慧云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Web前端开发实训室项目合同书,包含《HTML5与CSS3程序设计》、《JavaScript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开发》、《MySQL数据》、《PHP程序设计》等5门课程及数十个实训案例。

软件工程中心


软件工程中心建设采购


Web前端开发实训室项目建设


在软件类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奖项超过28项,其中省级一等奖12项、国家级12项。在创新创业类比赛,包括中国国际互联网+、一带一路国际金砖大赛、挑战杯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超过12项,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立项多个省级攀登计划重点科技项目,实现一流软件技能人才。两位在读高职学生钟广深、吴栩枫参加软件类移动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深圳市技术能手称号”。

指导学生获深圳市技术能手



指导学生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获奖









指导学生立项省级科技项目


3.衔接一流人才与产业需求,推动地区优势消费电子产业升级?

通过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引导一流软件技术人才技能发展,并深度对接对接区域消费电子产业,师生可共同面向企业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软件类工程应用开发服务。超过80名师生深度参与企业横向项目技术开发与协同创新项目研发,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累计引进27个横向项目,实现技术服务年收入达1386.05万元;校企联合技术攻关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与云天励飞联合在人工智能领域立项深圳市科技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助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更新;以优质的技术服务获得行业协会“校企合作示范平台”称号。师生深度参与企业横向项目技术开发


与云天励飞联合立项深圳市科技产业科技攻关项目


以优质的技术服务获得行业协会“校企合作示范平台”称号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要求进行“智能网联”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工程,包括开展车联网应用创新示范。遴选打造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建设、5G-V2X 车联网示范网络建设,提升车载智能设备、路侧通信设备、道路基础设施和智能管控设施的“人、车、路、云、网”协同能力,实现 L3 级以上高级自动驾驶应用。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车路协同新技术均有提出发展要求。《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市政道路实现C-V2X全覆盖。

软件技术专业群教科研团队紧跟国家发展规划政策,在教学中发展车路协同(V2X)教学资源,并开展车路协同相关教科研项目。在2019-2020年建设的人工智能实训室中购置车路协同设备及其软件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车路协同设备的配置与链接、控制软件开发、上位机软件开发等内容,并面向2019级与2020级软件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的综合项目开发课程与实训中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参与该课程与实训的学生超过300人次。

软件技术专业群海外高层次人才教师组建以博士层次为核心的科研团队,针对车路协同多媒体数据安全、车路协同网络安全、车路协同边缘计算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工作。团队成员曾发表车路协同相关国内外核心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2019至2021年,科研团队与车路协同设备科技公司-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869)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与协同创新,立项校企协同创新项目“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安全感知系统”、“基于5G-V2X与区块链的智能网联汽车多媒体数据安全关键技术”。除此之外,与腾讯云计算深度合作,探索“人、车、路、云、网”协同应用技术。同时,海外高层次人才指导青年教师在校内发展5G-V2X相关研究,立项“基于区块链和DQN网络的高效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在5G-V2X车载网中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5G-V2X边缘存储优化研究”等项目。

基于车路协同研究成果,拓展在信息安全与智慧交通领域开展多项校企横向项目开发,并立项“广东省车路协同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及拓展应用研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龙岗区大数据行为分析与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在车路协同数据安全领域广泛开展产教融合建设工作,相关各项科研经费超过200万元;在产教融合工作方面,以优质的技术服务获得深圳市车联网行业协会“校企合作示范平台”称号;科研团队中1人受聘为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技术专家、6人受聘为深圳市车联网行业协会技术专家;同时,整合校内各学科资源投入800多万元筹建“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芯片与计算平台工程中心”,开展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国产芯片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