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软实力铸造硬功夫”的工作理念,开展“赓续初心提能铸魂,勇担使命筑梦育人”的常态化主题铸魂工程,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教师个人特点,实施精细化分类培养,对标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研发学者、技能大师,依托学校“深信名师”、“深信学者”、“深信优青”和“卓越双师”培养政策,制定培养规划,全力打造“善教学”、“会研发”、“能服务”的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
积极发挥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在AI专业领域设立1项教研主课题、3项一般课题和2项实践课题,形成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广东科干、湖北职业等5所高职院校及相关500强、产教型融合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共同体。6所院校不断加强校际协作,并加强与清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紧密合作,联合开展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和共享课程开发,强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
通过团队成员分工协作的多场景模块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促进切磋教学技艺。教师常态化参与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等,成绩不断取得突破,获得广东省一等奖、二等奖9人次。以高级技能证书为抓手,促进“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围绕1+X证书试点,开展体系化培训,积极推动教师考证,教师获得中高级证书比例大幅提升,当前有20位教师获得行业顶级认证证书(AWS、腾讯云等),覆盖全部青年教师。
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建立一师双岗,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充分调动企业深度参与学院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推动教师赴头部企业(腾讯、商汤等)锻炼,建立“专兼”相融合的健壮型双师结构团队。实施了企业教师AB角制度、常岗优酬制度、境内外培训提升制度。实施每位团队老师合作1家典型企业、完成1个科研成果、获得1个高质量证书、开发1部新形态教材、培养1批优秀学生的“五个一”工程,形成“德技并重”的团队教师发展标准。
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和软件工程中心,组建高水平创新研发团队,形成“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的特色生态链,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实现研发经费到账300余万元,技术服务年收入200余万元。立项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2项,开展面向全国的校企双元AI师资培训、AI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惠及兄弟院校教师200余人次。


铸魂强师”工程常态化教研活动 主办面向全国的校企双元AI师资培训



教师赴知名企业锻炼 教师入选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省一等奖 教师获得名企顶级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