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学共同体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双高建设

双高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 > 双高建设 > 正文

岗课证赛融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递进式上升

时间:2022-06-28   来源:    阅读:

一、思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软件技术专业群通过1+X书证融通的研究和实践深化职业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适应书证融通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选择。通过试点云服务操作管理证书、大数据平台运维证书、移动应用开发证书、Web全栈开发、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人工智能前端设备应用、Web前端开发、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匹配专业群培养目标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建立纵横协同管理、分层教学、模块化课程建设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实现学训结合、书证融通、训赛一体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将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转化为人才认证标准,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递进式上升。

二、做法

1、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探索书证融通体制机制创新

软件技术专业群联合培训评价组织建产业学院,按照产业逻辑动态捕捉与专业相关性较强的产业链岗位群需求,遴选适合各专业特点的X证书试点,研究建立校内纵向、校企横向和校内外跨层级信息沟通机制,落实模块化证书课程审定、相关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教学环节监控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决策与管理,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图1)。探索书证融通体制机制创新,解决产教融合执行碎片化、双元主体沟通不畅,职业教育模式难以与产业集群对接的问题。

校企联合体动态捕捉岗位需求自适应优化职业教育教学实施


2、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重构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围绕专业群培养目标的职业岗位群需求,根据职业发展方向,按照知识逻辑重构“底层知识+平台知识+拓展知识”课程体系。依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将专业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所含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对接,X证书内容全面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按知识逻辑重构专业群“平台+模块”体系


3、深化“三教改革”,校企协同实施柔性教学模式

组建“企业导师+学业导师+辅导员”的教师队伍,规划学生职业成长路径,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将专业技能教育与课题、竞赛、实训、实习等生产实践环节相结合,分层迭代实施教学,分层分类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职业技能,以获取X证书作为检验标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传统教法难以适应书证融通新要求的问题。

校企协同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


三、成效

软件技术专业群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了“云服务操作管理”、“云计算应用开发”、“微信小程序”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广州泰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大数据应用开发(Python)”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人工智能数据处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师团队参与开发并出版“云计算应用开发”X证书初级配套教材。获得新华三优秀站点。各X证书试点通过率均超过70%。近三年软件技术专业群学生获得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超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