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锦明:用拼搏和挑战创业“协奏曲
梁锦明,软件学院 2018 级移动互联专业 3-1 班学生。现担任班级班长、团委学生会组织部部长等职务。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广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十二届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奖项。2019 年获评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深圳市“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励志奖学金、深信年度人物等称号。
用自强与励志谱写最美的青春赞歌
我出生于广东茂名的高州,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们没有养家糊口的手艺,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靠天吃饭,几亩田地尚不能满足基本的日常开支,更别说我上大学的巨额花销。但是,我深知,人不应输在命运的起跑线上,更不能输在命运的转折点上。我坚信,生活的苦难压不到我,必将使我越来越强大。只要脚踏实地,扬起自强自信的风帆,我定能改写命运的篇章。于我而言,大学就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唯一能够改变我命运的机会。家庭的贫困从来不是我裹足不前的原因,而是我自立自强、不断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改写命运的动力。我很认同企业家陈九霖的那句“我从来不是享受生活的人”,我誓言要在磨难和挑战中体验生活、奋力成长!
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上大学伊始,我就暗下决心,大学要自己养活自己!在兼顾学习的前提下,我加入了学院的勤工助学团队,担任学生办助理和宿舍楼长,每个月能赚几百块的生活费。除此之外,我还自学了新媒体方面的知识,运营了一个拥有 6000+粉丝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帮助商家发布广告以赚取广告费用,加上跟着老师参加各类比赛所获的奖金,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花销,还第一次用积攒下来的钱给年迈的父母买了衣服。因为这些看似心酸却乐在其中的经历,我被共青团中央等单位授予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用拼搏和挑战奏响豪迈的创新创业“协奏曲”
作为学生,我深知学习是我的主业,但初入计算机领域的我,犹如掉到了一片代码的深海,尤感“陌生”,更别说“亲密”。后来,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我积极调整心态,远离饭局、远离游戏、扎根图书馆、结伴优秀同学,经过半年的适应性学习,逐步摆脱了对计算机科学的抗拒和恐惧,也开始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多的兴趣。在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各种平台和“赛道”上,我开始接触“挑战杯”等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在一次次比赛的历练中、在一次次失败的反思中、在不停自我调整和自我突破中、在不断与他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我的专业课学习也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变得得心应手。
2019 年,在 IOS 专业课上,被郭敏强老师幽默的授课方式、教学艺术、科研水平和人格魅力吸引,我主动找郭老师表达了加入他课 题和项目的想法,他欣然同意并积极介绍了他参与的课题和项目,最后我如愿加入《绿色车间监测APP》项目组,参与开发并报名参加了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因为是全国性赛事,团队成员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为了弥补技能上的不足和理论上的缺陷,我们积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见缝插针地钻研我们的项目,累了就趴桌上眯一会儿,饿了就吃点面包充饥。为了实现项目效果,我们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思路交融和火花碰撞,经过数次“讨论—实验-失败—再讨论—再实验”的推倒重来,历经 60 多个日夜奋战之后,我们终于完成了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之后,最终,我们在来自 31 个省市及地区的 5234 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绿色车间监测APP》项目比赛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创业融资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我们的项目得到了在场嘉宾的高度认可, 其中 2 家企业当场向我们表达了合作意向。自此,我们开始直面企业诉求,而我们的项目也开始了“社会化”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核心技术成功申请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与企业的合作也开启了我们的创业之路,利用筹集到的 10 万元创业基金,我们团队成功入驻学校创业园孵化基地,作为团队负责人,我带领团队注册了深圳市汇吉泰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CEO 一职。之后,在挑战杯等多项赛事的赛场上,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先后荣获了第六届“互联网+”大赛银奖、第十二届广东省“挑战杯”大赛银奖和 2020 深圳“逐梦杯”大赛优秀奖等荣誉。
现在回首这并不平坦的求学创业之路,发现竟然暗合了深圳市正大力构建的“科技+金融”的创新生态体系。这于我,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重任在肩!
用活力与奉献追寻永恒的幸福之光
我一直坚信“幸福就是给予”。或许,这就是传承的力量,也是大爱的力量。大学期间,我自告奋勇担任了班级班长一职,在班里的各项事务中发挥班长的积极作用,真心、诚心做班级同学贴心的“话务员”;认真、负责做好师生沟通的“通讯员”,团结带领同学在2019 年3 月获得了广东省高校“活力在基层”主体团日活动“百优”称号。
在学院的团学组织中,我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在分享中不断进步, 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成长。从普通干事到部长的蜕变中,我收获的是一首大爱的诗。人生意义在于奉献,在校期间的 100 多个义工时见证了我以一己之力奉献他人的志愿服务之旅。学习的乐趣在于应用,2020 年疫情蔓延期间,我组织 15 位同学利用云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撰写的“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实践报告在“中青校园”广泛传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可以在技术层面攻坚克难,用科技为志愿服务赋能加码,用科技的迭代更新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忍的痛,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前行的路。”接下来的日子, 我会永葆初心,砥砺前行,在自强、自信、奋斗、拼搏的路上越走越远,因为我相信努力定有所成就。

